意气扬扬的成语故事


意气扬扬

拼音yì qì yáng yáng

基本解释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意气扬扬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在车上温良谦恭,而他的车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车夫的妻子瞧见后回家劝车夫不要那样扬扬自得、仗势自侍。车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态度,晏婴认为他是可塑之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意气扬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平白无故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各得其所 《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黄粱梦 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事在人为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假门假事 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的女儿好咬文嚼字,信耶稣,好办个慈善事业,有点假门假事的。”
摇摇晃晃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他说完这些话,就站起来,打开家门,摇摇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
遁迹空门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力不胜任 《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吞声饮恨 语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生意盎然
河同水密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看菜吃饭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相互尊重
有幸有不幸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六卷:“仆韩愈《淮西碑》而用段文昌,韩遂以仆碑得名。人之有幸有不幸,亦文之有幸有不幸也。”
滴水成冰 宋 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九垓八埏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卓荦超伦 《文选·孔融·荐弥衡表》:“叔质贞亮,英才卓跞。”《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物稀为贵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盖物稀为贵,理应然也。”
蝇营鼠窥 明 吴承恩《贺学博未齐陶师膺奖序》:“手谈眼语,譸张万端,蝇营鼠窥,射利如蜮,吾见驵侩之于市井也,而今布之学校矣。”
转败为成 《云笈七签》卷九:“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
声应气求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抚孤恤寡 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
龙蛰蠖屈 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