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莫及的成语故事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基本解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望尘莫及的典故
东汉时期,敦煌太守赵咨推荐曹暠任荥阳县令,赵咨调往东海任职经过荥阳时,曹暠等在路口迎候,想请他在荥阳暂住。赵咨不想惊动别人就没有停留,车子很快就过去。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可追到长亭,赵咨的车子早就望尘莫及。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望尘莫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过犹不及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杀人放火 | 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
蟾宫折桂 | 《晋书 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各种各样 |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
晨兢夕厉 |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
倚闾望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亲老多病,倚闾望切,屡屡寄信前来叫卑职回去。” |
如渴如饥 |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
要言妙道 | 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
不存芥蒂 |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
水牛过河 | |
谗口嚣嚣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
不教而诛 |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
三怨成府 | |
投壶电笑 | 《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张华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 |
痛入骨髓 |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泄泄沓沓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
男倡女随 | 《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孳孳不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
垫脚石 | 梁实秋《谈考试》:“冒冒然去应试,只是凑热闹,劳民伤财,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 |
殿堂楼阁 | 《晋祠》:“在山上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搂阁和亭台桥榭。” |
徵羽之操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 |
朴素无华 | 《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
许结朱陈 |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势不两全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今弟遘恶,此势不两全。” |
吊拷棚扒 |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由你由你,既待舍死忘生,怕什么吊拷棚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