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弓上弦,刀出鞘弓上弦,刀出鞘的故事

弓上弦,刀出鞘的成语故事


弓上弦,刀出鞘

拼音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基本解释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暂未找到成语弓上弦,刀出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弓上弦,刀出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格物致知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不可理喻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博而不精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与天地同休 《神异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樽,取一樽,一樽复生,与天地同休,无干时。”
昭昭在目 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肉麻当有趣 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弄喧捣鬼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世人但说盗贼,便十分防备他,不知那拐子便与他同行同止,也讲不出弄喧捣鬼,没形没影的。”
斗斛之禄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三战三北 《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此呼彼应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败鳞残甲 宋 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招蜂惹蝶 《花城》1981年第3期:“她漂亮,美……在那穷乡僻壤之中,又焉能不招蜂惹蝶?”
眼不转睛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行者在旁,眼不转睛,看着那怪揭起两三层衣服,贴身带着三个铃儿。”
移天易日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同声共气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九流百家 唐·韩愈《毛颖传》:“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乃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魂消魄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7回:“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
生栋覆屋 《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
风行革偃 《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青蝇染白 《艺文类聚》卷二六引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炰凤烹龙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我听得朱门里奏笙歌,相府内夜排筵宴,炰凤烹龙。”
询迁询谋 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过盛必衰 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厥今夷狄,物伙地大,德不足,力有余,过盛必衰,一失其御,必将豪杰并起,四分五裂。”
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