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三士的成语故事


二桃三士

拼音èr táo sān shì

基本解释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二桃三士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二桃三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言归于好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明目张胆 《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拿三搬四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神态自若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溜干二净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里挑外撅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成团体。”
难弟难兄 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然难弟难兄,亦何酷肖若此!”
鲁斤燕削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甚嚣尘上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遭逢际会 《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本实庸才,遭逢际会,遂叨任委。”
眼大肚小
颐养天年 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
附耳低言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晓行夜住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旭词毕,作别亲友,起程而行。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
驰声走誉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炙鸡絮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敬老慈稚 宋·陈亮《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稚,爱及行路。”
鸿断鱼沉
辗转思念 《武王伐封平话》上卷:“朕因姜皇后行香到此,寡人见卿容貌妖娆,出世无比,展转思念。”
不惭屋漏 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
龙跳虎伏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生死荣辱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明月清风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尽释前嫌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二十九回:“卿与吕相有隙,今吕相亦愿用卿,卿当尽释前嫌,为国效力。”
真人真事 冰心《关于男人》:“这里记下的都是真人真事,也许都是凡人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