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讨的成语故事


东征西讨

拼音dōng zhēng xī tǎo

基本解释指四处出战征伐。

出处唐 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


暂未找到成语东征西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征西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径情直行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紫绶金章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一举两得 《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以法为教 《韩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口呆目瞪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概日凌云 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大舰,概日凌云。”
乘风兴浪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吴监督子登闻之,遂又乘风兴浪,思设法以破坏此留学事务所。”
七行俱下 《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还淳返朴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还朴,激薄停浇矣。”
手泽之遗 《礼记 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堂哉皇哉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持刀执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天无绝人之路 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覆舟载舟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山锐则不高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小家子相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宏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裹血力战 清 姚鼐《孙忠愍祠记》:“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竟陷陈死。”
死声活气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鹊噪檐前不肯休,死声活气没来由。”
比岁不登 《汉书 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无情少面 《西游补》第二回:“我又见他几遍,不是无情少面之人。”
三徙成都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
修文偃武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材茂行洁 《汉书 薛宣传》:“窃见少府宣,材茂行洁,达于从政。”
拄笏西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