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冰求温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é bīng qiú wēn
基本解释挟:夹持。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暂未找到成语挟冰求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挟冰求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严刑峻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
才调秀出 | 《晋书·王接传论》:“才调秀出,见赏知音。” |
丹书铁券 | 《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壁间蛇影 | 明 唐顺之《答王龙溪郎中书》:“若于此处稍参不破,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
临池学书 |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死心塌地 | 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赤壁鏖兵 |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
老蚌生珠 |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碍上碍下 | |
企而望归 |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 |
视死犹归 |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 |
慈眉善眼 | 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
痛痒相关 | 明 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皮破血流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饿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
学富才高 | 明 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没而已!” |
以眦睚杀人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 |
指方画圆 | 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铭》:“或共其议论,辄掀眉吐气,指方画圆,滚滚数千言不休。” |
蓄锐养威 | 《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遵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
和隋之珍 | 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
恕己及人 |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
伤夷折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至乃愚佻短略,轻进轻退,伤夷折衄,数表师徒。” |
逐宕失返 | 张尔田《〈词莂〉序》:“虽絜瓶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征也。” |
救燎助薪 | 明·张煌言《答越安抚书》:“名为息黥补劓,实则救燎助薪,宜人心之不服者也。” |
神彩飞扬 | 曹禺《胆剑篇》第五幕:“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风霜,多了皱纹,但还是神彩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