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匮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í shì jīn kuì
基本解释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暂未找到成语石室金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石室金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精耕细作 |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
债多不愁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
居诸不息 | 南朝·梁·萧纲《善觉寺碑铭》:“居诸不息,寒暑推移。” |
合情合理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去芜存精 | 《人民日报》:“上海京剧院将这样一出冷了多年的老戏,经过去芜存精加以重新编排,使其重放麟派艺术的光彩。” |
毫无顾虑 |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使我们的红军毫无顾虑地在将来顺利的条件下去打南昌,打九江。” |
云天高谊 |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贱妾水冰心,多蒙公子云天高谊,从虎口救出,其洪恩大德,不啻天地父母。”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五回:“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得遇总戎,云天高谊,解衣推食,有踰骨肉。” |
无咎无誉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 |
自作多情 | 沈从文《八骏图》:“得到那个短信时,达士先生看了看,以为这一定又是一个什么自作多情的女孩子写来的。” |
毫厘千里 | 西汉 戴圣《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
富富有余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238回:“众位不必费心了,富富有余。” |
风流水性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风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
情随事迁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虽休勿休 | 《尚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
精白之心 |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二公怀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 |
抓小辫子 | 季羡林《牛棚杂忆》:“训话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辫子,而小辫子我们满头都是,如果真正没有,他们还可以栽在你头上嘛。” |
超然不群 |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鸣凤朝阳 |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
驷马不追 |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魏书·刑罚志》:“何得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驷马不追。” |
弱本强末 | 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
狼顾鸱跱 | 《北史·魏纪一论》:“明元承运之初,属廓定之始,于时狼顾鸱跱,犹有窥觎,加以天赐之末,内难尤甚。” |
乌鸟之情 | 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
屏气慑息 | 唐 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
互相推诿 | 明·李贽《焚书·因记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为能明哲。” |
舞文巧法 | 汉·王充《论衡·程材》:“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