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hé chéng yī gè zhū gě liàng
基本解释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出处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暂未找到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鬼头鬼脑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
挑拨离间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
益谦亏盈 | 《清史稿 柴潮生传》:“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风,益谦亏盈,检身之至理。” |
只骑不反 | 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只骑不反,踦轮无匹。” |
西歪东倒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刘郎中<粉蝶儿一套>》:“柱肚撑肠酒力催,西歪东倒脚高低。” |
从容就义 |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
一日之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有枝有叶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防御惊得呆了道:‘庆娘见在房中床上卧病,郎君不信可以去看得的。如何说得如此有枝有叶?又且这钗如何得出世?真是蹊跷的事。’” |
安然无事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
欺硬怕软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
自愧不如 | 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
欺贫爱富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
若有若无 |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
一佛出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
风雷之变 | 据《书 金縢》载: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镇压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等的叛乱。武王子成王因受流言影响,怀疑周公的忠诚,于是“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 |
代代相传 |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深思苦索 | 明 胡应鳞《诗薮 外编二》:“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箕帚之使 | 《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
随世沉浮 | 《零陵先贤传》:“君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为高士乎?” |
蛇行鳞潜 | 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怀弹丸,倅匕首,蛇行鳞潜,如螳螂捕蝉,恐其有警而飞翔。” |
以一儆百 | 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
潜神默思 | 晋·陈寿《三国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 |
景星麟凤 | 《元史 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
不知薡蕫 | 《尔雅 释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薡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 |
簠簋不修 | 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