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金相的成语故事


玉质金相

拼音yù zhì jīn xiàng

基本解释金、玉:比喻美好;质:本质;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暂未找到成语玉质金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质金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照单全收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语说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与他较量,照单全收了罢。”
口是心非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犯上作乱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瘦骨嶙峋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危机四伏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
不识起倒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2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盆倾瓮倒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众人盆倾瓮倒向口中乱灌,都有了半酣光景,定要珍珠串唱曲子。”
小学而大遗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搀前落后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贾政便也生气,说:‘往常还好,怎么今日不齐集至此?’抬头看那执事,却是搀前落后。”
彻内彻外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到了你们这一代就不同了,你们根本就没有受过烙印,所以你们的诗,彻内彻外,都是自己作主人。”
日高日上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连昏接晨 宋·梅尧臣《秋雨篇》:“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赫赫有声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轻如鸿毛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炊沙作糜 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剪烛西窗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家藏户有 昆曲《十五贯》第六场:“本县民风浇薄,赌风极盛,这骰子么,家藏户有,不足为奇。”
显露头角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重兴旗鼓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现下招集人才,团练军马,倘有机会可乘,一定重兴旗鼓。”
绳愆纠违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职,非徒绳愆纠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含屈而死
水枯石烂 郭沫若《女神·湘累》:“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
名垂千古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拆西补东 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五侯蜡烛 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