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不解鞍的成语故事


马不解鞍

拼音mǎ bù jiě ān

基本解释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出处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暂未找到成语马不解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马不解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恐后争先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一暴十寒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蟾宫折桂 《晋书 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一气呵成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百战不殆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兔走乌飞 唐 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 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心腹之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三缄其口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一斑窥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习非胜是 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喷血自污 明·张居正《答操江胡玉吾》:“窥窃虚名,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所谓喷血以自污,求名而不得,可恶也,亦可哀也。”
楚天云雨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岂有是理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造谣中伤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春秋 孔子《论语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桑中生李
黑灯下火 老舍《骆驼样子》十二:“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攧唇簸嘴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唇簸嘴。”
罪责难逃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劣迹昭着
天惊石破 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先断后闻 《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深虑远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自惊自怪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终天之恨 明 归有光《震川集 请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