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大吉的成语故事


万事大吉

拼音wàn shì dà jí

基本解释什么事都很圆满顺利。大吉:很吉利。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明州大梅祖镜地英禅师》:“岁朝把笔,万事大吉,急急如律令。”


暂未找到成语万事大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万事大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有风有化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欣喜若狂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一团糟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可说,一团糟。”
怀真抱素 《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
人一己百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浑抡吞枣 元·耶律楚材《<心经宗说>后序》:“嗟见浑抡吞枣,只管诵诗。”
博闻多识 《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刮肠洗胃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知难而行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气血方刚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十手争指 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不刊之典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治所成。”
旷古绝伦 《北史 赵彦深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举目皆是 林语堂《思满大人》:“今也不然,举目皆是‘同志’。”
三思而行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洗髓伐毛 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身体》:“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下阪走丸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吼天喊地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3章:“她甚至对吼天喊地的玉亭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秦楼谢馆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秦楼谢馆鸳鸯幄,文流稍足有声价。”
謇谔之风 《晋书·裴秀传》:“骞素无謇谔之风,然与帝语傲。”
寇不可玩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花衢柳陌 元 李邦祐《转调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五尺童子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啖饭之道 鲁迅《隐士》:“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