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淳散朴的成语故事


浇淳散朴

拼音jiāo chún sàn pǔ

基本解释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

出处《汉书 循吏传 黄霸》:“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暂未找到成语浇淳散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浇淳散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琴心剑胆 元 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而立之年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七青八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
寸指测渊 《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谆谆不倦 明·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震野。”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断羽绝鳞 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虎狼之心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沾泥带水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桂宫柏寝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词》:“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搯韬碧疏。”
轻于鸿毛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明目达聪 《尚书 舜典》: “明四目,达四聪。”
高居深拱 《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
迎来送往 《庄子·山木》:“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慕古薄今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河清人寿 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没嘴葫芦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一走了之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攫为己有 《列子 说符》:“因攫其金而去。”
愁多夜长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项子礼韵》:“诗尽时尤阔,愁多夜更长。”
逐近弃远 唐·刘知幾《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今班《志》所引,上自周之幽厉,下终鲁之定哀,而不云《国语》,惟称《史记》,岂非忘本徇末,逐近弃远者乎?”
投隙抵罅 明·高启《评史·李泌》:“盖小人怀倾险之情,挟奸乱之术,居人父子间,投隙抵罅,常幸有其事,以苟一切之富贵。”
贼皮贼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戚。问道:‘银子那里去了?’李旺是贼皮贼骨,一任打着,只不开口。”
悦心娱目 清·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