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棋不定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qí bù dìng
基本解释置:放。指下棋时不知怎样下子才好。比喻遇事犹疑不决。
出处宋·李纲《议责成》:“譬犹奕者,置棋不定,不足以胜敌。”
暂未找到成语置棋不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置棋不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尊酒相逢 | 唐·韩愈《赠张籍》诗:“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
戴高帽子 | 《北史 儒林传下 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
不解之缘 |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损公肥私 | 《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
再作冯妇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 |
眼语颐指 | 明·刘若愚《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监不开口明说,止于膝上或案下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或眼语颐指,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 |
保盈持泰 | 参见“保泰持盈”。 |
贞下起元 | 《易 干》:“元亨利贞。”尚秉和注:“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 |
俯首贴耳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删繁就简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 |
只轮不反 | 晋·潘岳《西征赋》:“曾只轮之不反,绁三帅而济河。”南朝梁·沈约《宋书·袁淑传》:“必剪元雄,悬首麾下,乃将只轮不反,战轊无旋矣。” |
清官难断家事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祸福靡常 | 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祸福靡常,喜悲交集。” |
辞尊居卑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
烹龙煮凤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
眼跳心惊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好生奇怪,吓得眼跳心惊,把个舌头伸出,半晌还缩不进去。” |
遐迩知名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时福为中丞所宠异,故遐迩皆知其名。” |
倾吐衷肠 | |
载戢干戈 |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戮力壹心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
先言往行 |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
琴瑟失调 | 《汉书 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
异香异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拾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 |
云消雨散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卷:“妙舞邀宾,百岁既终,云消雨散,此事自古皆然。” |
言简意深 | 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