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翰临池的成语故事

拼音huī hàn lín chí
基本解释翰:鸟羽,借指毛笔;临池:指写字。指运笔写字。
出处晋·代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的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暂未找到成语挥翰临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挥翰临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饭囊衣架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独具匠心 |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
悬鹑百结 | 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
欢娱嫌夜短 | 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须不是欢娱嫌夜短,早难道寂寞恨更长。” |
千古不磨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
放心托胆 | 《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
有头有尾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
孽海情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孽海情天’。” |
答问如流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6回:“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
奴颜婢睐 |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
清如水,明如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在河南的时候,不肯赚朝廷一个大钱,不肯见老百姓受一分累,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 |
表里相合 | 西周·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
鹿皮苍璧 | 《汉书 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
众所共知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挝耳挠腮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那李瓶儿挝耳挠腮,一头撞在地下,哭的昏过去。” |
嫉贤傲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独据梁山志可羞,嫉贤傲士少宽柔。” |
怀铅提椠 |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杨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
魂销目断 | 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
涕泪交集 | 《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
迷花眼笑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5回:“那太监喜得迷花眼笑,也不更数,把袋里的钱都倒出来,给与翠莲。” |
剪发被褐 |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 |
朱云折槛 | |
庙堂之器 | 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
修仁行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