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正正的成语故事


端端正正

拼音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基本解释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暂未找到成语端端正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端端正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走马观花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打情卖笑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狱一般的宝和下处,充满着各种叫卖、喧嚣、女人诟骂、打情卖笑的声浪。”
少见多怪 汉 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好骑者堕 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颐指进退 《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言与心违 《吴子·图国》:“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
咫尺天涯 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不祧之宗 清 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万目睚眦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溘然长往 《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
桂殿兰宫 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
破罐破摔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觉得不应该那样做。”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不拘一格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逸兴云飞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忍俊不住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漆身吞炭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史记·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放下包袱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躬先士卒 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蟠龙卧虎 贾芝《颂歌·万丈高楼从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万丈高楼从地起。”
恢廓大度 《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积功兴业 《意林》卷五引晋 杨泉《物理论》:“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趋权附势 宋 李觏《名公手书 萧注》:“注鄙人,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心铭足下之道,故发此书以闻,非今之趋炎附势辈,闻足下有大名而沽相知之幸,足下其以为是非。”
金漆马桶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象个金漆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