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青毡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ù wù qīng zhān
基本解释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比喻珍贵之物。
出处《晋书·王献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旧物青毡的典故
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献之为人宽宏大量。一天夜晚,他因工作到深夜就睡在书房,恰好那天晚上有几个小偷潜入书房,大肆把书房内值钱的东西都装了起来,当他偷一块旧毡子时,王献之说:“你们把值钱的东西拿走,青毡子留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旧物青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老气横秋 |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
久而久之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
和平共处 | 茅盾《新疆风土杂忆》:“故牵强附会,合佛道为一,又拉上孔子作陪,以便和平共处。” |
年头月尾 | 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
形单影只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
飞沙转石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凯陆胤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
薄物细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匈奴列传》:“薄物细故,谋臣计失,皆不足以离兄弟之欢。” |
饥寒交切 | 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
观风察俗 | 唐·刘知幾《史通·载文》:“其理谠而切,其文简而要,足以惩恶劝善,观风察俗者矣。” |
嗜痂之癖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
言多必失 | 《鬼谷子 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
猴年马月 |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
好景不常 | 宋·晁补之《梁州令叠韵》:“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 |
双宿双飞 | 无名氏《杂词》:“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
诸子百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奸臣当道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 |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 《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
电光石火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
龙争虎战 | 宋·孙光宪《河传》词:“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
坐戒垂堂 | 王闿运《哀江南赋》:“时清铸戟,坐戒垂堂。” |
余韵流风 | 《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
市井之臣 | 《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
装腔做势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5回:“况他又倚着天子宠眷,公卿出身,见你我寒士,未必不装腔做势。” |
量时度力 | 《元史·太宗本纪》:“帝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
魂消魄夺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9回:“季斯看了多时,又阅其容色之美,服饰之华,不觉手麻脚软,目睁口呆,意乱神迷,魂消魄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