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枋之见的成语故事


榆枋之见

拼音yú fāng zhī jiàn

基本解释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出处《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暂未找到成语榆枋之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榆枋之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进退无门 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荦荦大端 《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自不量力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摇唇鼓喙 明·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鼓喙,诩诩相夸奖。”
不可偏废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兔走乌飞 唐 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 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分花约柳
恬不为怪 东汉 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撩蜂吃螫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那晁住娘子是刘六、刘七裹革出来的婆娘,他肯去撩蜂吃螫?说道:‘你不好问去?只是指使我!’”
薪尽火传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素隐行怪 《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束置高阁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儿怜兽扰 宋 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
置于死地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返视内照 《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
天人感应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感应,阴阳相和。”
沉冤莫白 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诉。”
小康之家 清 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摧坚陷敌 《宋史·张令铎传》:“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战,多摧坚陷敌,未尝妄杀一人。”
随寓而安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负气含灵 清·陈维崧《平滇颂》:“此则普天率土,感切同雠;负气含灵,无非共愤。”
讬物感怀
十室九匮 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融洽无间 瞿秋白《文艺杂著 弟弟的信》:“他的哲学的所谓‘森林哲学’,应当与自然融洽无间的。”
痿不忘起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信列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