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谤腹非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bàng fù fēi
基本解释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暂未找到成语心谤腹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谤腹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推三阻四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
将夺固与 | 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
花天酒地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
若涉渊冰 | 宋 陈亮《论励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国家之深耻,志在复雠,八年于兹,若涉渊冰,未知攸济。” |
盘木朽株 | 《后汉书 循史传 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
目断飞鸿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
两面二舌 |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
鱼质龙文 |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
攀今吊古 |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
耳聋眼花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
心烦虑乱 | 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
高世之智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臣光曰: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 |
操矛入室 | 语出《后汉书 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晨提夕命 | 明·陈子龙《应本序》:“子龙得备吏于越,得侍先生左右,晨提夕命者且三载,又岂易遇哉!” |
高岸深谷 |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百伶百俐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
下车之始 | 《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
花貎蓬心 |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
深思苦索 | 明 胡应鳞《诗薮 外编二》:“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识变从宜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 |
远处夸称,近方卖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全靠恩官作成,远处夸称,近方卖弄。” |
枵腹重趼 | 《清史稿·方观承传》:“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往来南北,枵腹重趼。” |
连枝并头 | 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这一桩婚媾与卿卿可正是连枝并头。” |
噬脐何及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
发凡言例 |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