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利是图的成语故事


唯利是图

拼音wéi lì shì tú

基本解释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唯利是图的典故

春秋时期,秦桓公经常不讲信义,他与晋厉公在令狐签订盟约,回国后就背信弃义,怂恿狄、楚去进攻晋国,他对楚王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晋厉公非常气愤,派大臣吕相去与秦国绝交,两国断交后不久就发生了战争。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唯利是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贯彻始终 曾朴《孽海花》第34回:“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尤能贯彻始终。”
心不在焉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诡谲无行 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而宋诡谲无行,且懒惰,不肯竟其学。”
偷狗戏鸡
涕泗纵横 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遐迩闻名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骨瘦如豺 《埤雅·释兽》:“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歙漆阿胶 《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陈谷子烂芝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
为国为民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民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攀藤附葛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瞒天讨价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
瑶台银阙 元·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丹桂飘香清思爽,人在瑶台银阙。”
旱魃拜夜叉
鼓腹而游 战国·宋·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其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披红插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傧相披红插花,忙到轿前作揖,念了词赋,请出轿来。”
哑子做梦 宋·苏轼《杂纂》:“哑子做梦——说不得。”
青史垂名 唐 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诗之八:“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方员可施
履薄临深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活天冤枉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刺心切骨 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改姓易代 《宋书·符瑞志上》:“岁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异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顿足搓手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