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谏如流的成语故事

拼音cóng jiàn rú liú
基本解释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出处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暂未找到成语从谏如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从谏如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鹰击长空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惹是生非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信手拈来 | 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
忍俊不禁 | 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
学有专长 | 谢觉哉《心病还得心药医》:“难道他们都比你‘学有专长’吗?” |
万物之灵 | |
机不容发 | 清·魏源《默觚·治篇》:“事变之来,机不容发,事后追悟,与不悟同。” |
夫妇反目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自此谭、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 |
孜孜汲汲 | 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陛下可不追鉴往事,惟新令图,循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而乃孜孜汲汲,极思劳神,循无已之求,望难必之效。” |
骨肉私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 |
用一当十 | 宋 陈善《扪虱新活 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君以孤城,用一当十,何以能守?” |
蹐地跼天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碍上碍下 | |
冒名接脚 | 《旧唐书 韦陟传》:“后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良难。” |
目量意营 | 《明史·宦官传·阮安》:“阮安有巧思,奉成祖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营,悉中规划,工部奉行而已。” |
石泐海枯 | 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
火列星屯 | 明·无名氏《投笔映谈》:“是故风驰电击者,势也;火列星屯者,形也。” |
驰声走誉 |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
缺吃少穿 | |
方圆可施 |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琅嬛福地 | 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曰:'琅嬛福地也。'” |
夙世冤业 | 明·无名氏《双调夜行船序·重会》套曲:“兜的夙世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
本固枝荣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 |
协力齐心 | 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
鸿俦鹤侣 | 唐·黎逢《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今则凝神注目,无非绣户金铺;接踵比肩,尽是鸿俦鹤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