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人杰的成语故事

拼音dì líng rén jié
基本解释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地灵人杰的典故
唐朝时“初唐四杰”的王勃因为他的《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好是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大宴宾客,吟诗作乐,王勃起兴作诗“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地灵人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新益求新 | 清·王韬《练水师》:“西国船制,日有变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云开见日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文益禅师》:“云开见日时如何?” |
玉石俱焚 | 《尚书 胤征》:“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
斗酒百篇 |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改恶从善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
革面敛手 | 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
同窗契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
操之过激 | 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
请君入瓮 | 唐 张鷟《朝野佥载 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
芝兰之室 |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
有脚书厨 |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有脚书厨》:“[龚程]自幼读书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攻苦食淡,手未尝释卷。记问精确,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号为‘有脚书厨’。” |
廉泉让水 | 《南史·胡谐之传》:“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
茹柔吐刚 |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
如是而已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自序:“晨起洒扫,午餐而夕寐,弹琴读书,晤对良朋,如是而已。” |
村学究语 | |
罪恶如山 | 《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
拈弓搭箭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 |
魄散魂飞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
进退履绳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
如切如磋 |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截发剉稾 | |
蛙鸣鸱叫 | 韩愈《平淮西碑》清·储欣评:“段文昌以骈四俪六蛙鸣鸱叫之音,易钧天之奏,真不识人间有廉耻事。” |
异名同实 |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
装腔做势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5回:“况他又倚着天子宠眷,公卿出身,见你我寒士,未必不装腔做势。” |
相得恨晚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