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定国的成语故事

拼音ān bāng dìng guó
基本解释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暂未找到成语安邦定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邦定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祖功宗德 | 《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
识字知书 |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
火冒三丈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励精图治 | 《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惊师动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只怕燕窝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
噩噩浑浑 | 清 魏源《<书古微>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
守死善道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出山小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
中流一壶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 |
民和年丰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心动神驰 | 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自从窥见韩生之后,心动神驰,眠思梦想。” |
青云得路 | 元·施君美《幽闺记·兄妹筹资》:“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 |
临危制变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
卖笑追欢 |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 |
蠖屈不伸 | 清 戴名世《<齐天霞稿>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
道殣相属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
诗庭之训 | |
擐甲披袍 | 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
音稀信杳 | 元·无名氏《字字锦》曲:“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误约盟言。” |
花衢柳陌 | 元 李邦祐《转调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
正大堂皇 | 清·陈朗《雪月梅》第三十七回:“传旨不必誊正,即命内监将草稿取上御案观览,但见字字龙蛇,行行珠玉,铿锵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体。” |
三曹对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