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履决踵的成语故事

拼音nà lǚ jué zhǒng
基本解释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出处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暂未找到成语纳履决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纳履决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得过且过 |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颠来簸去 | 巴金《发的故事 星七》:“车子虽然走得慢,但是震动得十分厉害,把站立的客人颠来簸去。” |
鱼贯雁比 | 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
饿虎擒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小冠子夏 |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
笑骂从汝 | 《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
枵肠辘辘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相与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着。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举止自若 |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
不露神色 |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
玉山将崩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榷酒征茶 |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纷扰。” |
引玉之砖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一发而不可收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可收也。” |
显微阐幽 | 《周易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
冰壸秋月 | 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秋豪之末 | 《庄子 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
闲言长语 | 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昏如醉酒,羞见总龟灵且寿。笑杀常何,空有闲言长语多。” |
发誓赌咒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说我疯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
颓垣败壁 | 《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
夹七夹八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朱世远原有怕婆之病,凭他夹七夹八,自骂自止,并不敢开言。” |
拓落不羁 | 《北史·薛安都房法寿等传论》:“法寿拓落不羁,克昌厥后。” |
擗踊号叫 | 《晋书·刘元海载记》:“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 |
局蹐不安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局蹐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 |
捉奸要双,抓贼要赃 | 刘流《烈火金钢》第26回:“你别着急啊,捉奸要双,抓贼要赃,慢慢地来,等抓住他的证据再说。” |
音稀信杳 | 元·无名氏《字字锦》曲:“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误约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