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耳贱目的成语故事


贵耳贱目

拼音guì ěr jiàn mù

基本解释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汉 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贵耳贱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贵耳贱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光宗耀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群贤毕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今日群贤毕集,正当‘所言公则公言之’。”
总而言之 《周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唐 孔颖达疏:“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来踪去路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笔,把我的来踪去路,实打实有一句说一句,给我说这么一篇。”
推三拉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拉四的。”
结结巴巴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青黄未接 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虎踞龙盘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无庸赘述
烂若披掌 清·王晫《今世说·客止》:“与人言古今成败,烂若披掌,听者忘倦。”
鹿死不择荫 见“鹿死不择音”。
八面莹澈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尹文端公》:“年三十馀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来回来去
知恩必报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小生我怀旧意无私志,小姐白玉带知恩必报恩。”
离本徼末 《汉书·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平地波澜 唐·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弯腰捧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述农忙叫快去打听,那当差的答应着去了。一会回来,笑了个弯腰捧腹。”
夜光之璧
击排冒没 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抉瑕摘衅 《东观汉记·陈元传》:“抉瑕摘衅,掩其宏美。”
游手偷闲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诚以游手偷闲,所以长其心之淫欲,劳心劳力,所以增其量之所不能。”
百样玲珑 清·洪昇《长生殿·悻恩》:“他情性多骄纵,恃天生百样玲珑。”
探幽穷赜 《晋书·潘岳传》:“抽绎微言,启发道直。探幽穷赜,故故知新。”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东风入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