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屋著书的成语故事

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
基本解释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出处《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暂未找到成语仰屋著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仰屋著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得意不宜再往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包公摇头道:‘得意不宜再往,待我细细思索便了。’” |
飞扬跋扈 | 《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物伤其类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郢人运斧 | 《人民日报》1957.5.10:“这真不亚于郢人运斧的本领,也不弱于西医开肠破肚所需要的准确与细心。” |
养虎遗患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一空依傍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十二章:“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
文修武偃 | 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
急处从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
收买人心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
平平常常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
道三不着两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桂枝香>》:“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
积羽沉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 |
弄眉挤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学应卯了,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弄眉挤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说梯己话。” |
通幽洞微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
大费周折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9回:“惟恐他别生枝叶,那时更难拿获,倒要大费周折呢。” |
褒衣缓带 |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朝奏暮召 | 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
婴城自守 | 明·归有光《送太仓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来海外,吏非素备,婴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
鸿鶱凤立 | 唐·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鸿鶱凤立,不循常流。” |
鱼烂瓦解 | 宋·叶適《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余又告以鱼烂瓦解,其实未见,今外弱而形饥,非也。” |
貌如其心 | |
兴观群怨 | 《论语 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
活眼现报 |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带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现报。” |
罚不及众 | |
蠹居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