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丝粟的成语故事

拼音máo fà sī sù
基本解释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出处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暂未找到成语毛发丝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毛发丝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饱食暖衣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
竭尽全力 |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
顿首再拜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溜须拍马 |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
盗玉窃钩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
猿啼鹤唳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物极将返 |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一》:“子亦知物极将返乎?天生物,命官理之,有所溃,有所郁。” |
歙漆阿胶 | 《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
魂飞胆颤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 |
鳌掷鲸呿 |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
扶善惩恶 |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 |
河清难俟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文人学士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
三拳不敌四手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三拳敌不过四手呀!” |
水底纳瓜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水底纳瓜,亲子父在拳中的这掿沙。” |
聪明一世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
牛蹄中鱼 |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
日增月盛 | 清·王韬《瓮牖馀谈·西国印书考》:“明崇祯时,麻荫朱实立第一印书局,印器从英运至,其后日增月盛。” |
语四言三 | 《群音类选 〈分钗记 计诱皮氏〉》:“为何的语四言三,平白地将人讥诮。” |
枉费口舌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许琴不愿向这个不关心人只关心自己的七姐枉费口舌。” |
不安其室 |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
敛后疏前 | 语出《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 |
天付良缘 | 《群英类选 〈鲛绡记 鲛绡会合〉》:“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 |
守缺抱残 |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