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场绣浍的成语故事


膏场绣浍

拼音gāo chǎng xiù huì

基本解释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出处明·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沱西,见其地膏场绣浍,可以稼穑。”


暂未找到成语膏场绣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膏场绣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善善恶恶 先秦 荀况《荀子 强国》:“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离经叛道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青黄不交 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素不相能 《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 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开疆拓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卿等屡立战功,开疆拓土,今日之败,乃是众寡不敌,非卿等之罪也。”
鼎分三足 《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半面之旧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归奇顾怪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绝不与世人交,独与里中归庄善,同游复社,相传有归奇顾怪之目。”
铜头铁臂 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治乱兴亡 《周书·苏绰传》:“衰弊则祸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治。治乱兴亡,无不皆由所化也。”
山林隐逸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孜孜汲汲 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陛下可不追鉴往事,惟新令图,循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而乃孜孜汲汲,极思劳神,循无已之求,望难必之效。”
神工意匠 赵朴初《平等院》诗:“岂只是象教庄严继盛唐?更别有神工意匠。”
无使滋蔓
骑驴索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弹尽粮绝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较德焯勤 唐·韩愈《刘统军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刳肝沥胆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大勇若怯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独运匠心 郑逸梅《艺坛百影 陈从周与纽约明轩》:“他的旁艺,如制缠枝杖,独运匠心,修短适度,且刻铭识,以贻朋友,大有庾子三所谓‘秋藜促节,白藋同心’之致。”
伯虑愁眠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戳脊梁骨 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装聋作痴
目定口呆 《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资深望重 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