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基本解释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在康有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今见成名动也不动,已自愧悔。”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典故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重温旧梦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
不欢而散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
鸣锣喝道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 |
雨后送伞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3回:“我就知道他们这五鼠五义里头,这个瘦鬼不好了,这才叫雨后送伞。” |
五经扫地 |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
鸟惊鼠窜 | 《明史·艾万年传》:“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绝,鸟惊鼠窜。” |
分鞋破镜 |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
三朝五日 | |
细枝末节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
莫逆之交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断梗飘蓬 | 宋 石季友《清平乐》:“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 |
妙绝时人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
蛇影杯弓 | 汉 应劭《风俗通义 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
圣人忘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学问思辨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
得胜回朝 | 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
作牛作马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
支手舞脚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
引狼自卫 | 王树楠《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 |
攧唇簸嘴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唇簸嘴。” |
汉官威仪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
迎风冒雪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 |
粗有眉目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7回:“办理粗有眉目,即回京复命去了。” |
多收并畜 | 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董子称王者以教化为大务,盖天下之人才风俗皆于是关焉,州庠党序多收并畜,不能当百一之选。” |
传神写照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