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失措的成语故事


举止失措

拼音jǔ zhǐ shī cuò

基本解释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暂未找到成语举止失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举止失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择木而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铤而走险 《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避世绝俗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满载而归 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颠鸾倒凤 金 元好问《促拍丑奴儿 学闲闲公体》词:“无情六合乾坤里,颠鸾倒凤,撑霆裂月,直被消磨。”
明眸善睐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区区此心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况区区此心,不为诸公所谅乎?”
耳旁风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飞鹰走狗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众恶必察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搓绵扯絮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的雪,下得将有一尺厚,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安身之地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目动言肆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收离纠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若绍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三头两面 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奋身不顾 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愚夫小人,以一言感发,犹能奋身不顾,以遂其言。”
噬脐无及 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花朝月夜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跅弢不羁
悲喜兼集 唐·唐晅《手记》:“千里一遇,悲喜兼集。”
孝经起序 《阳春白雪·小令·寿阳曲》:“泪点多如秋夜雨,烦恼如《孝经》起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