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成语故事


栩栩如生

拼音xǔ xǔ rú shēng

基本解释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的典故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栩栩如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昂藏七尺 明 汪廷讷《种玉记 奇术》:“天付昂藏七尺躯,寻章摘句懒攻儒。”
好来好去
知难而进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忍无可忍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说地谈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树欲静而风不停 《孔子家语·致思》:“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取诸宫中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河不出图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出入将相 宋·欧阳修《相州尽锦堂记》:“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冷灰爆豆 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各梦同床,不妨殊调;冷灰爆豆,聊为解嘲云耳。”
桂薪玉粒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天下大同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朝元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异议蜂起 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近日刘勰《文心》,钟嵘《诗品》异议蜂起,高谈不息。”
男儿有泪不轻弹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
纤毫不爽 南朝·梁·沈约《宋书·律历志》:“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
衣食税租 《汉书 诸侯王表》:“武(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覆酱烧薪 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东滚西爬 《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钻刀立誓 清·李玉《牛头山》:“即当钻刀立誓,永受元帅鞭策便了。”
鸡鸣馌耕 《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死而后止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天二子之良,将勒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
一尘不缁 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