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抖擞的成语故事


精神抖擞

拼音jīng shén dǒu sǒu

基本解释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暂未找到成语精神抖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精神抖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无一不知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有口难开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
粉身灰骨 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连篇絫幅
不打不成器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这孩子性子野,你不要姑息他,打、骂都可以,就是不要将就他。不打不成器……”
捉将官里去 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风树之悲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雕虫小艺 南朝·梁·沈约《<梁武帝集>序》:“雕虫小艺,无累大道。”
比肩接踵 清 戴名世《<小学论选>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挨肩擦脸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65回:“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日月丽天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一字一句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若有若无 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碎身粉骨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暂愿不为(违)于说者,碎身粉骨效驱驰。”
燕安酖毒
对头冤家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狭!”
刚克消亡
巴山越岭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虬。”
避瓜防李 见“避李嫌瓜”。
发誓赌咒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说我疯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秽德彰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等的秽德彰闻,焉得不人皆掩鼻!”
不值一顾 明 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运筹决胜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据水断桥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先悉必具 明 归有光《上宋明府书》:“律于发冢之条,如知情买卖器物砖石、薰猩平园之类,纤悉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