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雁为羹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ǐ yàn wéi gēng
基本解释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暂未找到成语指雁为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指雁为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浅见薄识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二回:“此诗浅见薄识,乃荒唐之说,不知此乃坐井观天,浅见薄识之辈。” |
落井下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牵牛织女 | |
子不语怪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不齿于人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
治丝而棼 |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
陶陶自得 | 宋·林正夫《括沁园春》:“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
雄才大略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脱袍退位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拥护张主任,请郭主任脱袍退位。” |
不遗寸长 | 《宋史 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
思归其雌 | 语出《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道貌岸然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
君子不究既往 | 《柳暗花明》:“就是俗语说:君子不究既往嘛。何况咱们还是亲戚!” |
无关大体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正叫做事属偶然,无关大体。” |
丢盔撂甲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
深入膏肓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
箫韶九成 |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
椎锋陷陈 |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
浪静风恬 | 元·王实甫《苏小卿月夜贩茶船》:“这些时浪静风恬。” |
捶胸跺脚 | 茅盾《春蚕》:“‘真正世界变了!’老通宝捶胸跺脚地没有办法。” |
枝辞蔓语 | 《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 〈民报〉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吾驳论者之文,列举其主要之点,而一一辨之,未尝有枝辞蔓语。” |
上下同欲 | 春秋·齐·孙武《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辇毂之下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
水剩山残 |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倡条冶叶 | 宋 欧阳修《玉楼春》词:“南园粉蝶能无数,度翠穿红来复去。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