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滴的成语故事


一点一滴

拼音yī diǎn yī dī

基本解释形容微少零星。

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暂未找到成语一点一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点一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章台杨柳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不壹而三 《孔子家语 弟子行》:“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惟我独尊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端端正正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再作冯妇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
天摇地动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43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千乘之王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
有言在前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在前,一字也不敢开口。”
桑土之谋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绰约多姿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荒淫无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其罪甚于汉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谨按伊尹、霍光之法,别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闭门不出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省俗观风 《隋书·炀帝纪》:“省俗观风,爰届幽朔。”
贪赃枉法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毕恭毕敬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否往泰来 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
以观后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击辕之歌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击辕之歌,有礼风雅。”
尊卑有序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下》:“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捐躯济难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少条失教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好大胆的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事往日迁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