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文巧劾的成语故事


深文巧劾

拼音shēn wén qiǎo hé

基本解释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劾:揭发罪状。以巧妙手段,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出处《周书·苏绰传》:“今之从政者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暂未找到成语深文巧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深文巧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瓮中之鳖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大腹便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克勤克俭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负气斗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
水送山迎 唐·吴兢《富春》诗:“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昆弟之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践规踏矩 清 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考乎其从游之徒,则践规踏矩,仪型乡国。”
讳莫如深 《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声气相投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心焦如焚 叶圣陶《线下·游泳》:“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道:‘人家危险的时候,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
雄心勃勃 茅盾《<子夜>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舒舒服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日月丽天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角立杰出
渲染烘托
盛筵难再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海不扬波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愚眉肉眼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道童云:‘鲁子敬,你愚眉肉眼,不识贫道。’”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洗不净愚眉肉眼。”
数黄道白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闲言碎语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云集雾散 汉·班固《西都赋》:“朝发河海,夕宿江汉,沉浮往来,云集雾散。”
托诸空言 清·朱珪《<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招灾揽祸 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妄尘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