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节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zhī yī jié
基本解释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出处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暂未找到成语一枝一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枝一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真命天子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
家家户户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 |
不进则退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
母慈子孝 |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大喜过望 |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
狡兔三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拼死拼活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但真遇到劲头儿上,狠抽他两鞭子,他肯拼死拼活地卖命。” |
荣宗耀祖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见有甚好收场。” |
心存目替 |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历试无效,且有家艰,心存目替,赋诗申怀。” |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狼猛蜂毒 | 《南齐书·王融传》:“夫虏人面兽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经,亏违地义。” |
无坚不摧 | 《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
就正有道 | 《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匿迹潜形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求贤下士 | 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 |
千古不朽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谁肯以千古不朽之名人,抑之使出时流下。” |
杂乱无序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
耍手腕 | 曲波《林海雪原》:“他又向我耍手腕,又向我要旅长那匹马。” |
悬悬而望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 |
追魂夺命 | 《绿野仙踪》第四十三回:“我活了四十多岁,才只见了这样个伶俐俊俏、追魂夺命、爱杀人的一位小堂客。”又第七十九回:“再看香裙下面,偏又配着周周正正、瘦瘦小小、追魂夺命一对小金莲,正是洛神临凡,西施出世。” |
言同勒石 | |
疏疏朗朗 | 鲁迅《社戏》:“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闲汉。” |
鸿飞雪爪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
见豕负涂 | 《周易 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 |
朝不图夕 | 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