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罗网的成语故事

拼音zì tóu luó wǎng
基本解释比喻自己进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
出处三国 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自投罗网的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非常聪明,很有才华,受到曹操的宠爱,由于他纵酒,渐渐失去了继承王位的竞争力。曹丕当上皇帝后,就把他的好友丁仪抓了起来,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的曹植作《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投罗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进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
圆凿方枘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知其龃龉而难入。” |
干鲜水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四十个碟子……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鲜水陆的酒馔果菜。” |
生动活泼 | 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应当提倡讲话,应当是生动活泼的。” |
雀屏中选 |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柳暖花春 | 唐 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诗:“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 |
助天为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年》:“死在朝夕,无助天为虐。” |
正其谊不谋其利 | 《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 |
天壤王郎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如狼似虎 | 《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何足道哉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
蠡酌管窥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三卷:“蠡酌管窥,一至于此。” |
南山隐豹 | 《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
鸦默鹊静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会议室里,鸦默鹊静,只有那口小白钟发出嘀嘀哒哒的,很有规则的微响。” |
鼓唇咋舌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
百折不摧 | 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兵不接刃 | 《吕氏春秋 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
返本朝元 |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脱此二人,走一朝去,还归正道,返本朝元。” |
神融气泰 | 金·王若虚《四醉图赞》:“漠乎其如忘其声,茫乎其如忘其形,神融气泰,无欲而无营,渺乎其如物之莫撄也。” |
膏粱纨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迄未成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
目酣神醉 | 明·袁宏道《西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
继之以死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百败不折 |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