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走石泣的成语故事


山走石泣

拼音shān zǒu shí qì

基本解释泣:哭泣。山在移动,石头也哭泣。比喻暴政将要灭亡。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


暂未找到成语山走石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山走石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朝朝暮暮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当务之急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碌碌无为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口出狂言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饮恨吞声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凌霄之志 《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
人多嘴杂 清 李汝珍《镜花缘》:“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誓天指日 明·方孝孺《正俗》:“而其臣抱君之遗孤,奔走海岛,誓天指日,拥立为帝。”
枝叶扶疏 汉 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
恇怯不前 《宋史·杨琼传》:“及闻清远之败,益恇怯不前。”
三拳不敌四手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三拳敌不过四手呀!”
绵绵缗缗 清·梅曾亮《盋山余霞阁记》:“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
数以万计 《明史·彭韶传》:“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
邑犬群吠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好梦难圆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剑合钗圆》:“彩云轻散,好梦难圆。”
云开雾释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千古名臣,每遭谗谤,而转瞬云开雾释,日光月华。”
卖头卖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碰。”
敬酒不吃吃罚酒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黄抚台这个人,向来敬酒不吃吃罚酒,说不定这一来反倒对老裘另眼相看。”
造作矫揉 郭沫若《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
触目伤心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风雨不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下西台御史勘问,免不得收下监中。”
文修武备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芳草鲜美 晋·陶潜《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沉烽静柝 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眢井瞽人 严复《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于亡也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