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 tú sì bì
基本解释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家徒四壁的典故
汉朝的司马相如是当时一个有名的才子,不过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一天,大财主卓王孙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顺便让司马相如表演他的琴艺。卓王孙的女儿那时候刚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对音乐很有兴趣。当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弹琴时,知道文君也在场,就用音乐表达他的爱意。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贿赂卓文君身边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转达他的感情。结果,当天晚上,卓文君就离家出走到司马相如住的旅舍,两个人一起回到成都。
可是回到司马相如的家,屋子里除了四面墙壁外,根本没有任何东西。
他们生活得十分艰困,靠着朋友的帮忙,才在卓王孙家的附近开了一间酒店。没多久,邻居们都晓得,卓王孙的女儿居然在街上卖酒!卓王孙为了面子,不得已只好送给卓文君一百名仆人和一百两黄金,让他们购买田产、房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家徒四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石破天惊 |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一无可取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
依法砲制 | |
汗流浃肤 | 宋·洪迈《夷坚乙志·青童神君》:“[深父]梦若至诸天阁下……有人挤之,坠潭中,蹶然而寤,汗流浃肤。” |
月圆花好 | 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
穷家薄业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再说,咱这穷家薄业,就爸爸一个人拉扯着你们,没个帮手不行啊!” |
皮相之士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 |
取之不竭 | 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每天都有千万样新事体出来,我们的素材是取之不竭的。” |
龙屈蛇伸 | 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
辅车相将 | 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
驷不及舌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
空心汤团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5回:“我勿去哉!空心汤团,吃饱来里,吃勿落哉!” |
骑鹤扬州 | 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楚弓复得 |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
衣妆楚楚 |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第四卷:“二人夜同步河之西,见一妇人在前,衣妆楚楚,因纵步觇之,常不及焉。” |
森严壁垒 |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平地风波 | 唐 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昼日三接 | 《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
良莠混杂 | |
名贸实易 | 《商君书·开塞》:“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 |
潜移默转 | 梁启超《亚洲地理大势论》:“希腊之文明,潜移默转,而入于罗马。” |
剪枝竭流 | 《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
斑衣戏彩 | 《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 《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嵎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