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天罪行的成语故事


滔天罪行

拼音tāo tiān zuì xíng

基本解释滔天:漫天。比喻罪恶极大。

出处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除对亲日派破坏抗日、袭击人民军队、发动内战之滔天罪行,另有处置外……”


暂未找到成语滔天罪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滔天罪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惊心悼胆 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无可比拟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无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
单枪匹马 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颠扑不破 宋 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武断乡曲 《史记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进退无路 《陈书 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小试锋芒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尽管小试锋芒,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
棋逢敌手 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口齿伶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飞苍走黄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掠是搬非 明·无名氏《四贤记·挑斗》:“你如今掠是搬非,干讨得鬼哭神愁。”
出世离群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齐家治国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骚翁墨客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元和至今,骚翁墨客,代不乏人。”
羞人答答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束马悬车 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一差两讹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听我言语,逼迫女儿一差两讹,与你干休不得!”
不可抗拒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单复之术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魂丧神夺 清·无名氏《燕京杂记》:“妖态艳妆,逾于秦楼楚馆,初入都者,莫不魂丧神夺。”
进退触藩 《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挟朋树党 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外无逼主之嫌,内无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挟朋树党,政以贿成。”
有福同享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
扬名后世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鼠屎汙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