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膏肓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ng zài gāo huāng
基本解释见“病入膏肓”。
出处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暂未找到成语病在膏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病在膏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义之财 | 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
砺山带河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
迫不及待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
一貌堂堂 | 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
家业雕零 |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不幸轮到老身,家业雕零,无人养济。” |
罪不容诛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效死弗去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效死而民弗去。” |
转眼之间 |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
策勋饮至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
玉石皆碎 | 三国·魏·锺会《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虽欲悔之,亦无及已。” |
黑眼定心 | 韩起祥《刘巧团圆》:“我老汉一辈子就懂得大吃大喝,自在逍遥,无忧无虑,有些乡亲见了,虽然黑眼定心,我也不管他。” |
一锅煮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对具体人应作具体分析,把他们都当作叛乱分子一锅煮,可能越闹越乱。” |
若有所丧 | 《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 |
普天匝地 | 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
春归人老 |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
遗世忘累 | 明·方孝孺《学士亭记》:“故或放迹于江海,或养操于山林,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 |
庙堂伟器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天下英雄,诚为庙堂伟器。” |
百世流芬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
推东主西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
徵羽之操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 |
兼人好胜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兼人,故退之。” |
翠围珠裹 | 欧阳山《苦斗》:“这西门口一带地方,有多少翠围珠裹,身娇肉贵的姑娘,却偏偏都没有长好,单单何家一个丫头,长得这么好,好得出奇。” |
徒废唇舌 |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废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
郑重其辞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