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得一的成语故事


有一得一

拼音yǒu yī dé yī

基本解释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暂未找到成语有一得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一得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了千明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妖里妖气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十章:“妈的,妖里妖气,看了讨厌!”
国计民生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周而复始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赍志而殁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利喙赡辞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睹其利喙赡辞,不觉前席。”
偃鼠饮河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熟路轻车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寝苫枕戈 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
眉来语去 明·汤显祖《南柯记·决婿》:“天竺见他来,顺稍儿到讲台,眉来语去情儿在。”
气消胆夺 《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棨戟遥临 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惹是招非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孩儿,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过,又去惹是招非。”
事不宜迟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小家子气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办得不露火势,也不露小家子气。”
剖腹藏珠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哭天喊地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众叛亲离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捉衿露肘 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柳陌花丛 宋 陆游《风流子》词:“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没三没四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还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
忽冷忽热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坐而待曙 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