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披褐的成语故事


剪发披褐

拼音jiǎn fà pī hè

基本解释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比喻剪发为僧。

出处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发被褐,访道于牛头山。”


暂未找到成语剪发披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剪发披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乐以忘忧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格古通今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庞然大物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第19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无忧无虑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一生一世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试窘》:“这样一撞,就撞着了,才使得。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
一掌遮天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一掌遮天吗?’”
黄金铸象 《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巧夺天工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恍如梦寐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纳贡称臣 《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扫穴犁庭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谋无遗策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风清月皎 唐·无名氏《薛昭传》:“及夜风清月皎,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话而至。”
云窗雾阁 唐·韩愈《华山女》诗:“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宋·李清照《临江仙》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南皮县志 风土志下 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弄斧班门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瘦骨梭棱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他屋里的,瘦骨梭梭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盐。”
暮鼓朝钟 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缘情体物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绸缪未雨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徒负虚名 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切要关头 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揣冒昧,谨再沥忱附片密陈。”
睡眼惺忪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虚生浪死 《旧唐书·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忠,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
独出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