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军千日,用在一朝的成语故事

拼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基本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暂未找到成语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养军千日,用在一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大义灭亲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视死如归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三盈三虚 | 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
反经行权 | 元 施惠《幽闺记 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经行权,成就了好事罢。” |
望尘而拜 | 《晋书 潘岳传》:“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
别具慧眼 |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林下风范 |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八回:“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 |
来处不易 |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进退维艰 | 清·江忠源《条陈军务疏》:“欲留则违其归顺之心,欲去则恐膺不测之戮,低回无计,进退维艰。” |
刻骨崩心 | 《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
趾踵相错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
愧天怍人 |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摸门不着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 |
玉友金昆 | 北朝 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半信不信 |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
十二万分 |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
裂裳裹足 | 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 |
见风转舵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他也是老手,马上见风转舵。” |
神闲气定 | 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
昌亭之客 | 《汉书 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
口巧手拙 | |
隐占身体 | |
龙睁虎眼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只有三老还是个盛德人。” |
胸无成算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莫要胸无成算,孟浪而行,那时临时局促,倒被那厮行凶,反为不美。” |
簠簋不修 | 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