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櫜兵的成语故事


偃武櫜兵

拼音yǎn wǔ qióng bīng

基本解释见“偃武息戈”。

出处《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暂未找到成语偃武櫜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偃武櫜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直情径行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步履维艰 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高抬贵手 元 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过犹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求益反损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趣》:“不唯坏此一句,并下句亦减气味,所谓求益反损。”
撩蜂剔蝎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泥古非今 宋 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绸缪束薪 《诗经 唐风 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曲水流觞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
援鳖失龟 《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莫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安魂定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七捞八攘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睡梦里亦七捞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鼋鸣鳖应 《后汉书·张衡传》:“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
争锋吃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前合后偃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悬悬而望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
月下老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三翻四覆 明 张岱《石匮书后集 烈帝本纪》:“先帝焦于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
走石飞砂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7回:“走石飞砂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暗藏妖孽来窥户,又送孤帆过楚峰。”
毛发耸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穿荆度棘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东寻西找。”
斩钉切铁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
星月皎洁 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