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驸马的成语故事


黄门驸马

拼音huáng mén fù mǎ

基本解释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暂未找到成语黄门驸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门驸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专心致志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连篇累牍 《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大厦将倾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例行公事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胆壮心雄 《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悲观厌世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
闻名不如见面 《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敛色屏气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呜呜咽咽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看看渐近滩头,只听是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
此发彼应 清·陈天华《警世钟》:“各做各的,怎么行呢?一定是要互相联络,此发彼应才行。”
一改故辙
扣槃扪烛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东扯葫芦西扯瓢 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国是日非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名誉扫地 王朔《过把瘾就死》:“我也在一边坐下,喘出一口气,感到名誉扫地,威信扫地。”
戛釜撞瓮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文,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为戛釜撞瓮耳。”
虚室上白 唐·韦渠牟《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虚室上白,玄门不关。”
伤财劳众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毕竟鳅船难取胜,伤财劳众枉徒然。”
鸾鹄在庭 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余,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另眼看觑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7卷:“官府都另眼看觑,谁人轻贱你?”
美男破老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荀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老。’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
居下讪上 语出《论语 阳货》:“子曰:‘有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不拘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