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耳受教的成语故事


弭耳受教

拼音mǐ ěr shòu jiào

基本解释弭耳:温驯的样子。形容非常听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作个引线,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


暂未找到成语弭耳受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弭耳受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首尾共济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无足轻重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合眼摸象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不足为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主帅差矣!输赢胜败,兵家常事,不足为怪。”
相鼠之刺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鸟兽》:“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餐松饮涧 南朝 梁 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贯朽粟腐 《史记·平淮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霜露之思 《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眼底无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那两个是嫡亲兄弟……多是少年豪气,眼底无人之辈。”
内修外攘 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失败为成功之母
沉灶生蛙 晋·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滥,潢潦横流,沉灶生蛙,中庭运舟。”
晚节黄花 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道貌岸然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羞花闭月 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仗节死义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小眼薄皮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8回:“你娘与我些什么儿?他还说我小眼薄皮爱人家的东西。”
放鹰逐犬 《明史·韩文传》“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
撩是生非
水乳之契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至伏肘腋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钧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
理冤摘伏
足蹈手舞 唐·陆贽《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闻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骇心惕。”
改政移风 《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当机立决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