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门圭窦的成语故事


筚门圭窦

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基本解释筚门: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篱笆作门。柴门小户,比喻穷人的住处。

出处《魏书·李谧传》:“绳枢瓮牖之室,筚门圭窦之堂,尚不然矣。”


暂未找到成语筚门圭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筚门圭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道而不径 《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羿射九日 汉·刘安《淮南子》
好心好意 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好心好意来告诉你,你可不能卖了我呀!”
书同文,车同轨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洞见肺腑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愬复能待以厚礼,示以赤诚,言笑无间,洞见肺腑。”
择善而行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
表里山河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笑中有刀 唐·白居易《天可度》诗:“看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计功补过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齐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
身非木石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嗔目切齿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段祺瑞马厂誓师》:“复辟之贻害清室也如彼,不利于国家也如此。内之不特非清室自动,而孀妃耆博,且不胜其疾首痛心。外之不特非群公劝进,而比户编氓,各不相谋,而嗔目切齿。”
学问思辨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枇杷门巷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门里闭门居。”
藏巧于拙 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沓冈复岭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遮羞包丑 钱钟书《围城》:“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眼高手生 清 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体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烟霞痼疾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乌衣之游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汤饼之会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睟盘之期。”
韬曜含光 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莺歌燕语 《白雪遗音·马头调·春景》:“见了些,红红绿绿桃共杏,最喜春日晴。莺歌燕语,云淡风轻,水秀山明。”
蒹葭玉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