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鼠两端的成语故事


首鼠两端

拼音shǒu shǔ liǎng duān

基本解释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首鼠两端的典故

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这座靠山,加之汉武帝当时还年轻,所以他胡作非为,骄横奢侈,营私舞弊,随意诬陷自己所不快的人。田蚡向窦婴要城南田,窦婴不给,又听说灌夫也替窦婴抱不平,由此跟灌夫和窦婴结了怨(窦婴和灌夫都是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功的大臣)。又因为灌夫掌握着田蚡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田蚡欲将他和窦婴置之死地。

有一次,田蚡结婚,王太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下了诏书,吩咐诸侯、宗室、大臣们都到丞相府去祝贺。窦婴和灌夫也去了。酒席上,灌夫因向客人敬酒遭到冷遇,气得破口大骂起来。为此,田蚡拘捕了灌夫。此事闹到了武帝那里,武帝便召集大臣们来研究。窦婴坚决反对对灌夫治罪,有的大臣则赞成治罪,有的惧伯田蚡的威势,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御史大夫韩安国说:“灌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大功,虽说酒后闹事,但没有死罪。可丞相说他不对,也有道理,究竟如何处置,请皇上定吧!”

罢朝以后,在皇宫门外,田蚡招呼韩安国坐他的车子,而且很生气地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这个秃老头子,你为何迟疑不决(首鼠两端)?”

后来,田蚡想法害死了窦婴和灌夫。不久,他自己因内心恐惧惊吓而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首鼠两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怒不可遏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丽句清词
贪官污吏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汲汲忙忙
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 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逆行倒施 南朝·宋·无名氏《移答魏安南平南府》:“强者为雄,斯则弃德任力,逆行倒施,有一于此。”
负恩昧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雄纠纠,气昂昂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六回:“那贼将季三思、倪慑,领着十余员偏将,雄纠纠,气昂昂的杀奔到城下来。”
结结巴巴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人来客去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零回:“妈妈睡罢,一天到晚人来客去的也乏了,歇歇罢。”
转日回天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安常履顺 清 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避穽入坑
琵琶胡语 唐·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拈花弄月 明·周履靖《锦笺记·游杭》:“拈花弄月须乘少,问水寻山莫待迟。”
责躬省过 《孔丛子·连丛子》:“是年夏,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杀禽畜雉兔,折树木,秋苗尽,于是天子责躬省过。”
以进为退 《孙子·行军》:“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难分难舍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风流罪过 《北齐书 循吏传 郎基》:“潘子义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含笑九幽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公得此深明大义之贞姬,复有此为国捐躯之肖子,洵可含笑九幽。”
至纤至悉 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无瑕白玉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东荡西游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不忘久要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