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骨脱胎的成语故事


换骨脱胎

拼音huàn gǔ tuō tāi

基本解释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金 侯善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


暂未找到成语换骨脱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换骨脱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三翻四复
斤斤自守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达官知命
软骨头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矫邪归正 《晋书 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爬罗剔抉 唐 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轻饶素放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俺哥哥若有些好歹,我不道的轻饶素放了你也。”
掩鼻而过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荣谐伉俪 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短见薄识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奉公如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由表及里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虎踪猫迹
一本万利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耳满鼻满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强唇劣嘴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也则为公心直道,从没分毫诈。也不是强唇劣嘴,要做乡村霸。”
独善一身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轻言轻语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3回:“不许你在汉子跟前弄鬼,轻言轻语的。”
掉头不顾 宋·刘过《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伐毛换髓 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改梁换柱 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足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残汤剩饭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送与孩儿每吃去。”
千里神交
凭险作守 《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小怯大勇 《东观汉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