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的成语故事


曲高和寡

拼音qǔ gāo hè guǎ

基本解释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曲高和寡的典故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 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 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 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曲高和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同功一体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
明公正气 曾朴《孽海花》第15回:“这会儿,鬼使神差,活该败露!爽性明公正气的把簪儿拿出手来。”
势不可挡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五星连珠 《竹书纪年》上卷:“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率土归心 《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科头箕裾 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这搭儿瀑布飞流,青松夹道,将蒲团打坐一回,正是科头箕裾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华发苍颜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格格不入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滔滔不绝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饮水知源 宋·陈宗礼《广州光孝寺大鉴禅师殿记》:“口诵心惟,向慕而依归。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乎哉!”
以卵投石 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茫无所知 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久闻大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面红面绿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捻土焚香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我拜罢也忙瞻顾,多谢神灵佑护。”
敢不唯命 《宋史·李万超传》:“万超奋然谓其部下曰:‘非止逃生,我足建勋,汝曹能乎?’众皆跃然喜曰:‘敢不唯命!’”
神色仓皇 明 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臣观其神色仓皇,必然此事在心故也。”
吐丝自缚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翩翩少年 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真是一位翩翩少年,大概是一位大学生吧,在他的西服小口袋里,插了一枝自来水笔。”
枉直同贯
暧昧不明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把你姑娘一片侠肠埋没得暧昧不明,我安龙媒真真地愧悔无地!”
水性随邪 元·关汉卿《哭存孝》:“枉了他那眼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同类相从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敬时爱日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岁丰年稔 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